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发布日期:2009-12-10 14:41:03.0 更新日期:2019-09-18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马列室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体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地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命题。这对于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时代价值。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进行不懈探索,但囿于历史的局限性和来自和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既出现过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本本化而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也出现过使马克思主义超越时代和滞后时代的跨越化和僵化的问题,还出现过把马克思主义膜拜化庸俗化以及书斋化的问题。在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相继解决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改革发展的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命题。这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题中之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其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实践中实现和推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过程,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因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中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在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又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无论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还是增强党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无论是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还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都要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划清四个界限,就必须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理论指导的迫切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为了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特别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这就要求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就要求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充分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着眼于新的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发展。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与发展着的中国新的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同时,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实际,又都是不断发展着的。在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着的中国新实际,就是中国在当今世界发展大势中的科学定位以及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世情、国情和党情相结合。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就是它的时代性。新世纪新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着眼于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和新特点,着眼于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着眼于我国的改革发展,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也就是说,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在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使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如果理论不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掌握,再好的理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这就要使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切实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而理论创新成果一经为群众所掌握,不仅会成为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会更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学习、运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是理论联系实际学风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最基本最科学的内涵。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践中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必须牢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这是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着眼点,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键环节。当前,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迫切需要提高全党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是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要求。没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局于一时,囿于一域,就难免踽踽而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认识新事物,推动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是适应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高工作实效的必然要求。可见,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事关全局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归根到底在于指导实践、解决问题。这就要求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解决新的问题。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唯物史观、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也是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首要任务。如果不倾听群众的呼声,不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更称不上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要切实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课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所在,也是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

  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指向,就是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政治坚定、头脑清醒,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抵制错误观点、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们的头脑。当前,尤其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观、政治观、执政观、荣辱观。

  必须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切实在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时下,复杂的社会现象使党员干部改造世界观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部分党员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改造主观世界。这就使改造主观世界的任务十分紧迫。除了解决政治上的坚定性以外,尤其需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完善人格,解决一些人学用不一、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问题,特别是要教育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二是培育健康心理,解决一些同志滋生的羡官心理羡富心理权力寻租心理等。三是端正思想作风。优良的作风是我们党的优势,但这个优势眼下在一些同志那里却走了样,变成了理论联系实惠、表扬自我表扬、密切联系领导。因此,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这是改造主观世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09年12月08日  作者:范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