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视角阐释

发布日期:2008-09-03 09:10:47.0 更新日期:2019-09-18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马列德育室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从教育的视角阐释科学发展观,对于教育理论的丰富、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与教育培养人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之一。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担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而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教育在现代化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教育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适度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因此,发展对于教育而言,是教育的优先发展,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优先发展,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扩张,更要注重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化,通过人才培养,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人,是对人的目的地位的肯定,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目的,充分肯定了人的目的地位。而要维护人的目的地位,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尊重。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要培养人,就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培养为本,而不是以赚钱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更好的了解人、尊重人,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激发人的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就要求教育也要实现全面的发展,既要实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要实现幼儿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发展;既要实现普通教育的发展也要实现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既要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也要实现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既要实现公办教育的发展也要实现民办教育的发展。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同样要达到全面展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育要促进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在教育中要防止只重智育而忽视其他各方面教育的倾向,避免人的素质的单一化和片面化发展。

  教育也要实现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主要包括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要实现城乡教育、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统筹发展,还要使教育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相协调。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实现各级各类人才的协调发展,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个体的能力、兴趣、特长和主观愿望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使人的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使各方面素质互为发展的条件。

  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保证对教育投入的可持续性,在学校规划和建设上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终身教育的客观要求,人的发展贯穿人的生命始终,学校教育的结束不是人生教育的终点,而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要求人要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人在学校教育阶段所获得的知识与未来广阔社会相比有如沧海一粟,不可能使人一劳永逸、终身受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只是为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因此,教育必须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通过培养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没有人才的培养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教育一旦偏离了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我国的教育存在偏离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的倾向。有悖教育的宗旨,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着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学校数量和受教育人口数量等指标的增长,更是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的发展,要实现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充分挖掘潜力,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

  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甚至只留在墙上的宣传栏中,而是要真正落到实处,在教育实践中贯彻执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关注教育事业,加强理论研究,推进教育实践。

 

(作者: 郎冬岩 王守纪  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

发布时间: 2008-08-31 10:00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