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发布日期:2008-05-21 15:51:13.0 更新日期:2019-09-18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马列德育室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的经验作出的战略决策。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和思想观念变化,我国社会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价值观念和

价值取向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正是针对这种形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及自身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就要推进理论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导价值观的说服力、竞争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只有根据时代特征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凝聚力量;只有坚持以理性、和平、进取的状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成为增强文化认同、鼓舞人民斗志的精神力量;只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代表或体现社会先进的行为规范,八荣八耻才能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道德激励和道德约束力量。

  从理念层面看,我们必须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质。只有先进的核心价值体系,才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从引导方式来看,必须保持核心价值理念的开放性和表现形式的灵活性,才能实现潜移默化的认同目标。从社会认同状态来看,必须保持核心价值理念认同的政治性和非政治性方式的相容性,自觉保持核心价值理念渗透社会生活的自主性和自愿性,才能使其具有最大的包容性。从构成要素来看,必须根据不同的构成要素的不同功能和性质,才能探索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形式。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社会思潮,体现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分析、批判和整合功能。通过理论的分析和批判,考察社会思潮的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肯定其合理性的成分,将其纳入更加宽广的思想视野和理论框架之中。要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深入研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本质内容、表现形式、演变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等。注意划清不同社会思潮中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坚持用不同的办法解决不同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矛盾有关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社会思潮,体现的是政治思想的凝聚和导向功能。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领社会思潮,体现的是文化形态的引导和认同功能。只有那种反映时代要求、具有时代气息的民族精神才能激发出民族文化的活力,才能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思潮,体现的是道德观念的激励和规范功能。激励的是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规范的是道德底线的警示作用,二者必须同时并举,缺一不可。我们既要强调楷模的示范作用,又不能忽视底线的警示作用。如果只有模范的示范,普通人往往认为自己可以将其作为理想学习,但是否践行却是未知数。荣辱观体现的是道德实践,必须强调道德行为的实践性,而不仅仅是道德观念的崇高性。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要科学全面地认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做到深刻剖析其本质内容,客观评判其社会作用

  新时期社会思潮呈现出了多元的格局。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不断产生,相互交织,正确的社会思潮与错误的社会思潮相互冲突,积极的社会思潮与消极的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既有占主导地位的正确思想,又有居于非主导地位的思想甚至是错误思想,它们共同构成了新时期一元主导多样共生的社会思潮格局。新时期社会思潮呈现出多变的特点。各种社会思潮随着社会形势的改变而不断改变其形式和性质,因而呈现出变化多端、性质复杂等特点。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都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带动着社会思潮的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地改变并统摄、引领社会思潮;而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也通过其特有的渗透力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一定的影响,使其更丰富和更具有包容性。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是在互动中不断生成演化的。在一定意义上,它们相互作用,彼此塑造。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与整合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引领社会思潮,整合多样的社会文化,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三重理性向度上引领社会思潮,即以理性、信念、社会风尚为取向的价值理性向度,以对话沟通、倡导共识与尊重差异为方法的交往理性向度,以捍卫道德底线与确立行为准则为基础的道德实践理性向度。另一方面,多种社会思潮也将以其各自迥异的方式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其内在差异、活力和生命力。这是主流社会意识和其他社会意识的双向反馈的过程。

  古往今来的一切社会变革,首先都是由最初处于隐性、潜伏、非主流的社会思潮演变而成的社会舆论引发的。从历史上看,社会思潮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20世纪初,世界上各种思潮和理论大量涌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初期就是在西方近代民主主义的旗帜下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如人本主义思潮、生态文化理论、人权理论、后现代主义等先后对我国产生广泛影响。这些当代西方思潮中的合理因素,对我们树立知识经济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人权观念、效率观念、社会均衡观念等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对此起彼伏的社会思潮决不能不加区分地照单全收,而必须有所鉴别有所选择,在吸收优秀有益的文化成果的同时,坚决摒弃颓废有害的文化垃圾,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角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吸取其有益的内容。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思潮的关系而言,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加强疏通管理,倡导和谐理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以人们的社会心理为基础,以某种思想理论为支撑,以动态形式反映一定阶级、阶层或不同社会群体的理想、愿望、利益、要求并在传播中产生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进入新时期以来,社会思潮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特点。尊重、包容、对话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只有建立经常有效的、畅通的、制度化的对话机制,只有善于做到尊重包容,才能有效发挥引领作用。只有在尊重差异中才能扩大社会认同,只有在包容多样中才能增进思想共识。保持批判力,但具备开放和统摄的品格。应该从战略选择和策略抉择的角度,探索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和策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性。

 

  第一,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教育和传播机制。引导是一门艺术,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把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起来,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更好地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

  第二,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文关怀维度,加强心理疏导。要对心理疏导等具体形式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探索发挥引领作用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对可能产生社会思潮的社会问题作出前瞻性预测,以防患于未然。实际上,社会思潮是社会矛盾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作用的结果,把握了社会矛盾运动,特别是把握了矛盾双方向对立面转化的性质,就能预测社会思潮的变化趋势。

  第三,积极建立有控制的公共舆论场景和健全的对话机制,形成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相互抵消的情景,更要形成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思潮之间相互沟通的良性互动关系。核心价值理念通常是国家从整个制度安排的角度提倡、实施并保护的价值理念。但是,由国家政治经济等制度保障的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其权威性来源于国家权力与自愿性权利的共同认可。因此,只有在核心价值体系与各种社会思潮之间建立起正常的、良好的对话沟通机制,才能具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思潮的价值正当性与技术可行性。

  第四,掌握国际交流的话语权。很多社会思潮有着广泛而复杂的国际背景,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研究和辨析,占领对西方社会思潮的话语解释权,吸收其合理成分,纠正其偏颇,批判其错误,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执笔:韩震)

 

发布时间: 2008-05-13 07:20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