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发布日期:2007-11-05 15:47:40.0 更新日期:2019-09-18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马列德育室

——二论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同,需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也不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这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总结了近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全党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已经成为我们党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和行动纲领。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关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同时更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提供可靠的政治、体制和组织等各方面保障。

  科学发展铸伟业,社会和谐聚民心。放眼未来,前程似锦。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达到,亿万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评论员  发布时间: 2007-11-02 08:13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