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大局至关重要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并强调指出,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四个坚定不移”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又是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的根本原则。“四个坚定不移”的明确提出,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化,决心更加坚定,实践更加自觉。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思想保证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解放思想正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决反对那些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又要抛弃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抛弃那些对社会主义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抛弃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观点,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解放思想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在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作为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正是因为坚持解放思想,把思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越走越宽广。
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因此,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解放思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已经并将不断证明解放思想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新的实践、新的要求,又在呼唤解放思想,呼唤新的理论指导。
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这表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目的,就是使思想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客观世界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必须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随时随地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确定解放思想的新任务,提出实事求是的新课题。
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的推动下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正确地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放思想,才是科学的正确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为了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在当代中国,坚持实事求是地解放思想就要做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发展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经过29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必须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我们进行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在坚持以我为主的前提下,自觉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文化成果,以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29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了进步、活力和繁荣。
正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与发展。目前,我国的GDP位列世界第四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二位,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谷类、肉类、棉花等主要农产品,钢铁、煤炭以及电视机、电脑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也正是改革开放,使我国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各种体制机制更加充满活力;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展示。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两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要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必须一如既往而且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必须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要清醒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要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重点,加强事关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将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制度化、法制化。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的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消除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做好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和卫生体制改革,消除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
要本着深化改革、完善改革、促进改革的要求,更加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
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发展,造就了今日中国的进步与繁荣,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大多数问题,都需要也只能通过发展去解决。但是,如果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不正确,发展本身也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比如,片面注重经济上量的积累,导致对质量与效益重视不够;片面强调有条件的地方超速发展,造成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巨大差距;片面强调显性的发展成果,忽略了资源环境的隐形成本,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片面注重经济方面的问题,忽视社会建设,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就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我国在新一轮的世界产业发展和经济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广泛推行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夯实发展基础,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经过29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和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更进一步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
落实社会和谐要求,要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各个社会阶层与群体都能享有应得的权利与利益,都能在和谐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表明,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消除过大的贫富差距,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大体同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四、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小康社会是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只有具备足够的经济总量、相应的综合国力和较高的人民生活水平,才有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国力前提。
我们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均GDP还未达到2000美元,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未进入小康,还有20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已实现的小康指标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还有差距;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努力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分配决定于生产,反过来又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如果分配不合理,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违背共同富裕要求,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全面小康社会也不可能建成。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无论是物质成果还是精神成果,都应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都应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要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使这一目标真正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成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生活感受。
(执笔:辛 鸣)
责任编辑:李传柱 姚瑜坪
摘自《求是》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