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发布日期:2007-10-29 15:22:59.0 更新日期:2020-12-21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马列德育室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教育部总督学顾问 陶西平

针对不少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导致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心理失衡等问题,日前,江苏省兴化市永丰镇创办了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学校教师精心照料留守儿童,并负责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品德教育、生活指导。图为教师为孩子们辅导功课。骆忠明 朱巧宝 摄

              

  今年第23个教师节前夕,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高度赞扬了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贡献和高尚精神,同时指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要求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激励全国教师奋发进取。其中有三句话更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第一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第二是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第三是广大教师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共同话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也都把提高教育质量当成一个着力点。

  胡锦涛同志特别在提高教育质量前面加了着力两个字。

  去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副总干事来我国访问,她谈了一个观点,教育投入的增加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正相关,不是教育投入增加了,教育质量就提高了。她以世界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所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为例。PISA项目是经合组织国家学生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2003年,对15岁学生数学学科平均成绩进测查的结果显示,数学成绩最高的经合组织国家是芬兰,而美国排在倒数第四,这个结果表明美国的生均教育投入虽高,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不好。而这一问题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关注,为此,国家还专门成立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国家数学委员会。我当时补充了一句:如果在教育投入能够保证学校教育的基本运行之后,教育投入的再增加确实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了。

  去年11月底,英国召开了特色学校大会,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在会议上发表演讲,他提到:上一代的教育留下了700万读写能力未达到11岁学生水平的成人,这是下代人不能承受的。我们必须要有消除自满的紧迫感。他指出,当今教育的要旨就是个性化学习,要充分认识不同的儿童在不同科目有不同的能力。但是,个性化学习不仅事关每个儿童走出独特的道路,还事关每一所学校都走出独特的道路。当年英国工党的竞选口号就是教育、教育、教育,他们打出的一张牌就是要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应该看到,当前讲教育公平,实际上已不简单是上学机会的公平,而是接受保证质量教育的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共同话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也都把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当成一个着力点。所以,胡锦涛同志提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完全符合当代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

  中国的教育事业,经历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期,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但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都证明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并不一定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步,甚至有时要以牺牲一定的质量为代价。中国当前同样存在规模与质量的矛盾。我们现在无论是提出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还是提出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都要解决规模与质量不协调的问题。推进保证质量的教育公平,就是要使规模与质量协调起来,而实现保证质量的教育公平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解决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胡锦涛同志提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又成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着力点。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支持了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矛盾。

  首先是教师队伍出现了结构性的不协调。比如地区结构的不协调。沿海地区、城市地区集中了数量比较多、质量比较高的教师,而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教师数量不足,特别是优秀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还有学科结构的不协调。有一些学科的教师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也有一些学科,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些新学科和综合性的学科教师严重缺乏。再有就是体制结构的不协调,公办学校教师来源相对较好,而民办学校由于政策性的原因,教师来源不稳定。

  其次是教师队伍现状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不适应。这种不适应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开始推进课程改革的时候出现了教师的不适应;一种是在课程改革进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不适应,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专业态度)的不适应。

  再有就是教育内部又重新出现对教师培养途径的不同看法。包括是否需要加强独立的师范教育体制,是否需要实行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重要文献《学会生存》中就提出: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师专业化就变成了各国教师教育的主题。现在为了促进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也已成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课题。

             2007年10月16日 作者:陶西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