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的关键要素

发布日期:2008-05-21 15:44:23.0 更新日期:2019-09-18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马列德育室

听评课是各校教研的常规方式。由于属于常规,很少有人关注它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去年11月中旬,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院院长West先生在我校考察期间的一次沙龙上语出惊人:你们的听课、评课总是在说上课人怎样,没有说听课人怎样、学到了什么,也没有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这样的听评课不是在浪费时间吗?这个看问题的角度对我的启发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笔者认为听评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上课:体现理念,展示风格

  前几年谈新课程,大家觉得很;现在提新课程,好像谈不出什么新东西了。一些地方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某些做法确实有些,再加上考试制度的改革还相对滞后,以至于教的法子必须适应考的法子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在继续。2006年,有效教学这一概念被重新赋予意义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笔者认为,可以把有效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教学的新阶段去引领我们的课堂。公开课不能因为新课程的课堂存在一些问题,就匆匆打着提高分数的口号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甚至未加包装就重新请回课堂。

  有了新课程理念,同时我们还应倡导个人风格。一些年轻教师,在集体备课中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选择整合大家的意见,把公公婆婆的意见都体现了,就是没有体现自己对课堂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把握。长期下去,只会把年轻教师变成教书匠。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如果平时我们好好地去培植、去养护,定会渐成风格。

  听课:带着问题,关注学生

  很多学校都有听评课的节次规定,一些教师在月末检查前匆匆听上几节算是交差。这样的教师都还算是良民,更有甚者干脆抄袭或凭空写上几行听课笔记应付检查,且美其名曰:用形式主义对抗官僚主义。所以,笔者认为听课活动最好由备课组统一组织,每次有不同侧重的主题,如课堂问题呈现、课堂机智、自主学习,等等。

  有了问题,进入课堂后我们听什么呢?有专家认为听课要改为看课,这是有道理的。光听还不行,我们还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而不是看教师的表现,至少不完全看教师的表现。从对话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对话仅是诸多对话形式中的一种。我们在欣赏电影的时候,总习惯于惊叹演员的演技。其实,演员的演技与导演的功力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幕后的导演,不能动辄就去当演员。还有专家提议,看课要与学生面对面坐着。其实,与学生面对面也好,坐在学生的后面也罢,关注学生的学习才是听课的要义所在。

  评课:抓住要点,提供思路

  笔者并不赞成听完课后听课者立即参与评课。听课者还应该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查阅资料。听课者不应该比上课者轻松。只有听课者不轻松了,才能品出课的味道,才能评出课的水平。现在网络资源丰富,只要去搜索,就会发现无数材料可供选择、参考、触发思维,让听课者可以多角度去看课的优劣。深入研究了文本之后,还要抓住要点。

  既然我们是带着问题进课堂的,就有必要以这个问题为要点展开探讨,并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抓住要点是不是就意味着评课可以到此结束了呢?特级教师余映潮最近在河南评课时,将评课分成四个步骤:首先谈课堂流程,其次是一个突出的优点,再次是一点建议,最后是一个新的教学设计。最后一个步骤是很见教学功底的。既然我们指手画脚了半天,我来试试就成了水到渠成和众望所归的事了。站着说话不腰疼,下水试试不仅知道水有多深,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水性,使评课更有说服力。(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国际学校 王益民)

2008年03月27日第9版作者:王益民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