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师生涯锻铸成隽永的传奇

发布日期:2009-12-10 更新日期:2021-04-19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马列室

 

    坛主小传:朱永新,新教育实验发起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20年来,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400余篇,出版了多本论著。他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园地;他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正在改变着中国的教育。

 

 

核心提示

  在市场主义、应试教育及职业倦怠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教师,以孔子为榜样,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人生之志,既是教师个体面临这场精神危机的应对之道,也是整个社会在此精神困境中的振奋之路。

  理想的教师应以孔子为职业榜样,为人生典范;无论如何,对世界抱以一种开放的信任,对生命抱以一种坚定的信念,对职业抱以一种深沉的敬畏。

 

  重塑人类灵魂的尊严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教师职业有一些特别的期待,希望她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但是,当今天的教师在读到这段对话时,一定会因自己的切身体会引发深深的共鸣: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工作时间之长,工作要求之高,工作对象之复杂,工作压力之大,工作竞争之激烈,已经让许多教师产生了普遍的无力感和怨愤感,赋予了愿有所息生无所息这两个词一种当前时代的特定含义:职业倦怠。

  这一职业倦怠,从表层讲,是教育中应试主义与市场主义合谋的结果,而应试教育本身又是市场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应试教育把成长中的孩童和引领他们的教师一起赶入了斗兽场中,全然听不见他们心灵痛苦的哀鸣。这导致了师生陷入囚徒困境而不能自拔,使教师一天天地被格式化,丧失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永恒探询。

 

  这一危机更深层的背景,是中国超速现代化进程所导致的对人的异化。随着传统文化的边缘化,现代化的物质进步也带来了它的副作用:物对人的控制,铺天盖地的广告以及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对人的重新塑造。这些现代工具不但摧毁了传统的文化系统及核心价值,还消解了人对世界和自我的本真感觉,让人逐渐丧失把握自我与世界的能力。

  在超级现代性中重塑人类灵魂的尊严,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这本来正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使命。但不幸的是,教师本身也在这种市场文化对人的塑造中日益丧失了对生活、自我以及未来的感觉与把握能力,日渐陷入恐惧、烦躁、孤独与焦虑之中。

  在市场主义、应试教育及职业倦怠的大背景下,不同的教师选择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一些教师选择了以社会认可的名利为人生目标,通过公开课获奖、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等方式确立自己的价值。

  而另外一些教师则对一半出自想象的西方教育,尤其是对于另类教育的悠然神往,以夏山学校、巴学园、华德福似乎为心目中的理想教育和桃花源。这些教师往往会成为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者。

  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或自觉地认同应试制度,把分数作为最高的要求,在你争我斗中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获得成功感,或采取一种犬儒的姿态,将教育职业仅仅视为一种谋生工具……

  新教育实验认为,理解、应对这场精神危机,正是当前教育的使命。沉沦还是救赎,教师职业的尊严与价值,正体现于这种危机下的每个教师的独特抉择,体现于教师的创造与超越。

  作为一名教师,秉承儒家修身齐家进而改良社会的传统,以孔子为榜样,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朴素的人生之志,既是教师个体面临这场精神危机的应对之道,也是整个社会在此精神困境中的振奋之路。

  

克服职业倦怠 跨越人生危机

 

  与重建信念相伴随的,是对意义感的寻求。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做老师?乃至我为什么而活着?

  或许,对于意义感的思考,要从退休甚至于死亡的那一刻开始。当你垂垂老矣或者弥留之际,回想起一生的时候,是欣慰与幸福,还是遗憾或痛苦?许多人会发现,原来自己一生汲汲其中的东西,可能并不重要;而过去弃如敝帚的东西,或许才是最需要的。这些生命最深处的需要,只不过曾经被岁月的尘埃,被无谓的功名遮蔽了而已。而它,恰恰是自己人生意义之所在。

  有些教师习惯于将职业生涯中的危机与遭遇视为麻烦,视为生命中需要加以回避排除的意外。因此,他们或者躲避,不去正视和解决问题,而是倾向于忽略问题,任其病菌般在内心堆积;或者简单应付,得过且过,过了一日是一日,而不去思考长远解决之法;或者转嫁责任,将问题归咎于他人或外在原因,通过指责抱怨他人或者相关组织来缓解内心的压力,获得心理平衡和自我欺骗;或者变得麻木,懒于思维,随波逐流,工作日趋机械化……

  其实,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对危机与意外之事的回避,乃是对自身发展的回避,从根本上讲,即是对我们存在本身的回避。这种回避,将会使我们陷入到非存在的焦虑之中,一天天地远离真实的自我,日益退化并变得麻木、机械、因循守旧、缺乏创造力,这正是职业倦怠的深层根源。

  反之,如果以积极的姿态直面这些问题,并调动原有经验以及吸纳新的经验去应对这些问题的话,我们对自身存在的敏锐感觉就有可能被恢复,思考能力会得到加强,职业经验以及存在经验会得以丰富更新,职业自我进一步形成。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危机,更难突破,那就是优秀。从某种意义上讲,优秀是卓越的最大敌人。从平庸走向优秀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从优秀走向卓越。因为从平庸走向优秀,往往会有许多外在的压力会转化为动力,例如同行竞争、领导评价、学生满意度,等等。这些因素会推动着那些渴望拥有职业尊严的老师从平庸走向优秀。但对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要能够从鲜花与掌声中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则需要有更大的勇气,更强烈的责任感,需要不断地主动寻求和拥抱问题,不断地向自己提出更高的挑战,向自我的极限不断地冲刺。

  职业生涯时时处于危机之中,时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在这场挑战中,是心怀恐惧消极回避,还是满怀信心积极面对?这需要每一个教师做出自己的选择。

 

  像孔子一样做老师

 

  有没有一位老师,曾经在他的一生面临重重困境却依然如此信任世界,如此信任生命?

  有没有一位老师,曾经在他的一生中孜孜不倦地学习,不知老之将至,生命将息?

  我们知道,至少有一个人曾经那样,自觉地把一生视为修炼的过程,努力地让自己的生命与真理融为一体。他就是我们的先师孔子。

  孔子的一生,是一个伟大教师的一生。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是指生命要进行漫长的学习修炼,这种学习,是终身学习,是吾日三省吾身的学习,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学习,是朝向真理、朝向生活的永恒探索。同样重要的是,孔子所讲的学习,乃是原初意义上的学习,即一种反思性实践。《论语》中有这样一节: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由此可见,孔子的学习是知行合一的学习。孔子不但开创了终身学习的传统,同时还开创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实用主义传统,与几千年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许多方面遥相呼应。

  三十而立。何谓而立,即生命独立、独特地站立于天地之间,成为一个充沛的个体。在孔子身上,它主要体现为对的信守与张扬。对今天的教师而言,则体现为能够熟练地处理各种事务,拥有基本工作能力。因此,而立既是一个职业的境界,同时也是真正意义上职业生涯的开端。

  四十而不惑。不惑,即是指不再迷惑。有了信仰,有了绝对的信念,人就不会再被种种声音所迷惑。这些迷惑,既有外界的种种诱惑,又有内心的种种困惑。为何先是而立,然后再是不惑?为何先是专业发展然后才是职业认同?因为专业发展是技艺之事,而职业认同关系到生命最深的意义感,它是朝向对真理的体悟。

  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是指皈依之后,经历西天取经般的漫长历程,最后获得的对自己来世一遭使命的清晰认识。它对于孔子而言,就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重新弘扬一种超越的准则,不屈从于功利主义与现世主义,不屈从于强权与武力,而以道德(仁)的绝对价值,来规范社会和人生。在当今这个时代,站在平凡的小小教室中的每个教师,我们的天命是什么?对它的认知与体认,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

  六十而耳顺。在担当天命的过程中,生命既已洞察对自己内在奥秘的认识,又已洞察对天时、地利与他人的认识,它就能够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理解不同意见背后的合理性但又不失自己的原则判断。同时,这也意味着生命获得一种新的姿态,一种对于整个世界的同情与悲悯,以及不失原则地与世界上的一切和谐相处的态度。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可能是儒家人生之最高境界,生命之圆满状态,也就是自由之境。也许对此一境界,我们终身不能企及,但是,它的存在,让我们的生命以及职业,也有了一份共同的高贵与神圣。

  在这里,孔子用简洁的语言把他自己的生命,以及职业之进阶,勾勒出来供我们阅读。我们在这里读到的,是不同于耶稣反抗、牺牲、成圣的宗教先知叙事,不同于苏格拉底追索、启迪、批判、献身的哲学先知叙事,更完全不同于康德等学院智者的叙事,而是一个丰富、丰盈,既娓娓动人,又不断超越乃至悟得大道真理的独特的生命叙事。

  细读孔子的一生,他没有作过一首诗,但是他的整个生命呈现为本质的性;他没有写出一篇正式的哲学论文,但他的整个生命呈现为本质的的状态;他没有波澜壮阔的生命经历,但是却提供了一个在平凡生活中由最普通的生命达到至高境界的叙事与史诗。

  和后世许多写出一部部专著的哲学教授相比,孔子的生命有着更多思想原创性。与后世许多以音乐或其它艺术为生的艺术家相比,孔子的生命更经常地呈现出本质的(诗)。这种诗性与思性,贯穿于成熟后的孔子的全部生命,我们在《论语》的大多数语句中,可以体悟到这种深切的思与诗。如《论语》开篇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源自音乐之乐,是生命与艺术、与自然万物、与知识、与他人乃至与真理的共鸣。这种的状态,因为,就处于本质的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是语言的兑现,是拥有共同的语言,是语言的共鸣。二人为仁,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共同语言共鸣,使得孔子的生命与道家消极遁世不同,使得儒家的道不局限于道家的道(自然之道),而是基于共同天道的人道。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虽然世间的圣人是儒家的最高标准(不同于基督教与佛教的神),但是孔子一生只以追求成为儒君子自许。或者可以说,君子才是儒家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真正目标。而这个君子,既学而时习之,以达到与知识共鸣,存在于真理之中;又与友朋相悦,以达到仁的标准;更人不知而不愠,以内在与道的体认为真正的尺度。

  孔子告诉我们,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工作中,一个生命就可能悟得最深的真理,获得最高的成就。作为中国第一圣人,他的平生之志,居然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让长者、尊者对我们安心,愿意把事务交托;让朋友、同事对我们信任,愿意与我们共事、共同创造与承担;让年轻的生命在我们离开之后,会对我们共同经历的岁月念念不忘,并从中受益终身……这看似朴素的人生志向,不正是一个教师的最高梦想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理想追求者,这几乎是一个教师的宿命。因为教育一事本为理想而设,我们无法想像教育之事可以放弃理想主义而依然存在。为改造社会而终身奔波的孔子和孟子,最后也都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成了他们人生的归宿、意义的所托,并最终成就了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中国社会不断更新提供了永久的资源。

  以孔子为职业榜样,为人生典范;重新体认以儒家精神为主体的依然有生命力及超越意义的思想传统,把它们作为自己生命叙事的元语言;把自己的生命看成一首由自己书写的诗歌,一部精神的小说(传奇);选择一种优美与崇高兼具的生命文风;无论如何,对世界抱以一种开放的信任,对生命抱以一种坚定的信念,对职业抱以一种深沉的敬畏;既让自己的生命恒久地处于诗与思的状态,又不断地修炼自己的职业技能,以努力达到在教育教学之事上左右逢源的自由之境;并最终把这一职业生涯锻铸成一部精致而隽永的历史……这就是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对理想教师的一个概述。

  面对生无所息的职业倦怠与现时代的精神危机,是自甘沉沦还是自我救赎?谁向着生命深处提出这个问题,谁就是开始对之作出最初的解答,而最后的答案,是他最后的整个叙事,由他自己在今日书写,由他的学生们和后人们阅读与流传。

  非常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新教育教师,开始自觉地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编织在一起,把自己的生命汇入由孔子开创的伟大的传统之中,汇入正在形成的新教育传统之中,真正地摆脱种种虚无与倦怠,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节选自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2009年海门年会主报告)

 

  来源:新华日报            时间:2009年12月09日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