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时评:制度反腐 培根固本

发布日期:2008-03-17 14:39:50.0 更新日期:2020-12-21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马列德育室

每年两会,反腐总是热门话题。

    之所以,一方面,反腐成果长长一串,着实让人痛快淋漓;另一方面,腐败现象并未根除,反腐依然任重道远。

    五年来,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79696件209487人

    立案侦查贪污受贿十万元以上、挪用公款百万元以上案件35255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929人

    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19963件,涉案金额34.2亿多元。

    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开列的反腐成绩单,足见党和国家反腐的坚强决心。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决不姑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强调,赢得如潮掌声。

    这掌声中,既有激赏,也有期待。

    一位代表说,反腐成绩单无论是长是短,应声落马的贪官无论是多是少,总让人难以心安。这话意味深长。

    官员前腐后继的根源在哪里?怎么才能让官员不敢不能不想腐败?答案是:制度。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把它提高到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确立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十六字方针,颁布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前不久召开的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三个更加: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这些年,围绕预防和惩治腐败,制度不断完善,成效也不断显现。在近年来的一些国际反腐会议上,中国的反腐败经验受到了与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一些代表委员如此评断:我们的反腐雷声大,雨点也大;决心大,成效也大;群众呼声大,国际反响也大。

    制度在不断完善,这非常重要;不过,制度如何落到实处,则更加重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比如进行教育,这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有识之士呼吁,应当更多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剖析反面典型,使领导干部从中受益,给犯严重错误的人打一剂救心针,给犯一般错误的人打一剂清醒针,给一般干部打一剂预防针

 

    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说了这样一段话:当第一次打开了贪欲之门,第一次伸出了不该伸的手,第一次吃了不该吃的饭,接下来就有投其所好者蜂拥而至,致使其越陷越深,最终滑入犯罪的深渊。

    但愿健全的制度之下,领导干部们不再有这样的第一次 (汪晓东)

                                    2008年03月17日 07:28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