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发布日期:2007-09-29 09:07:14.0 更新日期:2020-12-21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马列室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光明日报记者董山峰

  9月17日,一条有关百姓幸福感受的统计信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对浙江宁波市居民家庭进行的抽样调查,宁波市民对于他们所居住城市的满意度日益提高,对幸福生活的满意度达到94.6%。

  当我们把视野从宁波所在的东部沿海扩展开去,从辽阔的北方,从广袤的西部,从丰饶的南国,一条条让我们眼前一亮、心头一震的好消息纷至沓来,组成一道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力增强、民生改善的壮丽风景。

  ——据对全国5.9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7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2元,同比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2%。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3.3%。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科学社会主义走过了近160年的风雨历程,其间有凯歌高奏,更有艰难险阻。但是,在东方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从197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343元,到2006年提高到11759元;从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4元,到2006年提高到3587元——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见证了中国经济劈波斩浪、持续稳定高速成长的沧桑巨变,显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紧密结合的巨大威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中国经济繁荣

  国防大学教授许志功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16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在这16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人民先后作出了两次重大的历史选择:第一次是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第二次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进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随后,又围绕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且既在实践中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又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根据我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利益关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初步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鲜明提出和不断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当代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大踏步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上,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繁荣富强。

  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人均GDP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0多美元,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2006年,我国的GDP超过20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对外贸易总额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到20世纪末,我们就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这是一组由全国在岗职工工资单汇成的数据:

  2002年,全国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3161亿元,到2006年达到23439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3.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10.3%的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2002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而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9.2%。中国劳动学会专家指出,这几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工实际工资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民生的改善,人们能从生活的变化中真切地感受到。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一项项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被写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传递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人们注意到,近年来,全国财政仅用于卫生的投入增幅就很大。同时,国家努力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弥合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均。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已覆盖4亿多农民。

  人们注意到,为促进教育公平,国家免除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使得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

  人们注意到,为稳定房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其核心是优化住房结构,大力发展中小户型的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国家将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末,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将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人们注意到,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就业问题的新政策。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战略决策是,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社会地位,为民营经济支持就业扫清了所有制方面的障碍。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服务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为扩大劳动力市场需求开辟了更宽广的空间。

  人们注意到,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政府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并为此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大胆探索。社保参保人群不断增多,覆盖面不断扩大。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农村社保体系已经破茧,无数农民破天荒头一回拿到了养老金,报销了医药费。

  这些令人喜笑颜开的变化,不禁使我们想起近年来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反复提及的一句话: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九亿农民的喜事格外多

  2005年12月29日,发生在中国北京的一个历史镜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赞成162票;反对0票;弃权1票。”“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庄严宣布。这天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意味着9亿中国农民从2006年第一天开始,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

  农业税条例,在其实施近50年的时间里,对于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国家掌握必要的粮源、保证基层政权运转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第六个年头的中国经济社会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变。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已经基本形成,农业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免征农业税可谓水到渠成。

  令九亿中国农民欢欣鼓舞的事情远不止这一件——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像一首沁人心脾、暖人肺腑的乐曲传遍全国。国务院决定,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此,最低生活保障网将覆盖我国全体城乡居民,广大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在生活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政府的及时救助。

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村稳则社会安。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中国快速发展之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第一次战略提升,那么,十六大以来,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为主要内容的体制转变,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次战略提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各国工业化初期都是农业给工业、城市的发展提供积累,但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是带有普遍性的两个趋向。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认为,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标志着党的三农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纵观十六大以来中央出台的4个一号文件,从促进农民增收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发展现代农业,都直指三农问题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了惠农政策新框架。

  伴随一系列惠农政策,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雨露滋润禾苗壮的喜人局面。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各地深化和完善农村各项改革,克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第三年增产。谈及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农村和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张淑英指出,首先是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2006年,中国农民的喜事还多着呢——

  这一年,农民工资性收入1375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00元,增长17%。

  这一年,农业收入增加。棉花、糖料等主要作物均获丰收,同时市场价格不同程度上涨,为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继续增长奠定了基础。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为1160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62元/人。

  这一年,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稳步发展,农民来自农村二三产业的收入平稳增长。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人均纯收入410元,同比增长9.3%……

又快又好又好又快

  2006年12月,在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后,人们注意到,党中央在一些重要会议上连续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说,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前,这不仅仅是文字顺序的变化,更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长思路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重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并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的约束。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说法。10多年来几乎约定俗成,总在之前。200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经济发展时,依然沿用又快又好的提法。

  但是,关于的关系,关于经济发展方式,党和政府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思考。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再一次强调: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

  是的,近年来,我国虽然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还没有整体性突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实质性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金投入、资源消耗仍大幅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仍没有被遏制。这种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更加鲜明地强调又好又快:把放在首要的、决定性的位置,以来统领,坚持中求

  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没有理由不保持清醒;没有理由不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又好又快应当植入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细节。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时候,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美好的前景,这首《歌唱祖国》是我们此时此刻激动心情的最好写照。

  此时此刻,我们又想起《易经》中的一句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站在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只有自强不息,又好又快,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机遇。

                                               选自《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 2007-09-28 04:08